首页 >> 新闻管理 >>行业新闻 >> 【温馨提示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——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
详细内容

【温馨提示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——吃动平衡,健康体重

【核心推荐】

●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,保持健康体重。

●食不过量,保持能量平衡。

●坚持日常身体活动,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,累计150分钟以上;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。

●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,加强抗阻运动,每周2~3天。

●减少久坐时间,每小时起来动一动。


微信图片_20240403110414.png



如何判断吃动平衡和健康体重


体重变化是判断一段时期内能量平衡与否最简便易行的指标,也是判断吃动是否平衡的指标。

目前常用的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体质指数(body mass index,BMI),它的计算方法是用体重(kg)除以身高(m)的平方。

我国健康成年人(18~64岁)的BMI应在18.5~23.9kg/m2(表1),65岁以上老年人的适宜体重和BMI应该略高(20~26.9kg/m2)。


表1 中国成年人体重分类

微信图片_20240403110422.png

家里准备一个体重秤,经常称一下早晨空腹时的体重。注意体重变化,随时调整吃与动的平衡。

一般成年人每日能量消耗构成比例中能量消耗的三个主要部分(基础代谢、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),身体活动是变化最大、可以自我调节的能量消耗部分。因此必须重视身体活动,才能达到吃动平衡。


如何做到食不过量

1.定时定量进餐: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进食过量。

2.吃饭宜细嚼慢咽,避免进食过快,无意中进食过量。

3.分餐制:不论在家或在外就餐,都提倡分餐制,根据个人的生理条件和身体活动量,进行标准化配餐和定量分配。

4.每顿少吃一两口:体重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因为短时间的一两口饭而有大的变化,但日积月累,从量变到质变,就可以影响体重的增减。

5.减少高能量加工食品的摄入:学会看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,了解食品的能量值,少选择高脂肪、高糖食品。

6.减少在外就餐:在外就餐或聚餐时,一般时间长,会不自觉增加食物的摄入量,导致进食过量。


身体活动量多少为宜


通常身体活动量应占总能量消耗的15%以上。推荐的成年人身体活动量见表2。


表2 推荐的成年人身体活动量

3.png


表3 

成年人每天身体活动量

相当于快走6000步的活动时间

4.png


表4 各种强度活动推荐

5.png


如何达到身体活动量

除了日常身体活动如家务活动、职业性身体活动、交通往来活动外,应加强主动性运动。

主动性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有氧运动、抗阻运动(力量运动)、柔韧性运动和平衡协调类运动。运动时应兼顾不同类型的运动。

6.gif

设置目标,逐步达到

先有氧,后力量,重视柔韧性运动。有氧运动天天有;抗阻运动不可少;柔韧运动随时做。

培养兴趣,把运动变为习惯

身体活动是一个改善健康的机会,运动是每天必需的生活内容之一,能增进健康、愉悦心情。

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。将运动列入每天的时间表,培养运动意识和习惯,有计划安排运动,循序渐进,逐渐增加运动量,达到每周建议量。


如何把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

1.利用上下班时间,增加活动机会;

2.减少久坐时间;

3.生活、运动、乐在其中,运动要多样化,把生活、娱乐、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,久而久之将见到健康效果。


运动应保证安全

每个人都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,找到兴趣,长期坚持。年龄不同,适宜的运动也不尽相同,为了避免运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,注意事项如下:

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调整当天的运动量。

每次运动前应先做准备活动,运动开始应逐渐增加用力。

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动,应逐渐放松。

肌肉力量锻炼避免阻力负荷过重并隔天进行。

运动量大、日照强烈、出汗多时,适当补充水和盐,或运动饮料。

步行、跑步应选择安全平整的道路穿合适的鞋袜。

运动中出现持续加重的不适感觉,应停止运动,及时就医。




百分百一直坚持用良心、用道德、用恒心做好安全

通过食品安全认证和ISO9001: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


地       址:南京市建邺区奥体大街68号5幢B1-2客服热线:4006-884-885  客服邮箱:njbaifenbai@163.com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苏ICP备19039482号-1 

seo seo